据Tech星球报道,哔哩哔哩(B站)正在重点布局视频播客领域,计划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内部代号为"H"的AI创作工具。视频播客是指将音频内容转化为视频形式的创作形态。
据了解,B站的视频播客扶持计划包含三大核心举措:为新账号提供流量冷启动支持、在一线城市提供免费专业录制场地,以及为视频播客创作者配备专属AI创作工具。
值得关注的是,B站正在开发的AI创作工具"代号H"将大幅简化视频制作流程。该工具能根据创作者输入的内容自动匹配画面素材,有效解决素材查找和剪辑耗时的问题。目前该工具支持文案和音频两种输入方式,主要适配播客及泛知识类内容创作,当前可实现千字内容6分钟快速生成,未来有望缩短至3分钟。内部测试显示,受邀创作者对该工具的评价"超出预期"。
(消息来源:Tech星球)
夏衍是谁?中国著名作家夏衍的原名及生平成就(夏衍原名沈乃熙,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先驱)
夏衍(1900年10月30日—1995年2月6日),本名沈乃熙,字端先,祖籍河南开封,生于浙江杭州,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、剧作家、文艺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。作为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与领导者,夏衍在文学、电影、戏剧领域均有卓越贡献。
夏衍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,积极投身进步文化事业。其代表作包括话剧剧本《上海屋檐下》《赛金花》,报告文学《包身工》等,并翻译了高尔基名著《母亲》。他历任文化部副部长、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,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“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”称号。
在学术领域,夏衍与巴金、徐志摩、郁达夫等文学家齐名,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谱系。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著称,尤其《包身工》被誉为中国报告文学典范。2019年,夏衍旧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见证这位文化巨匠的历史地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"夏衍"是其笔名,原名沈乃熙较少为人所知。这与同时代作家如郁达夫(原名郁文)、梁实秋(原名梁治华)等相似,均通过笔名成就文坛声誉。研究夏衍的生平与创作,对理解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。